李慧詩勢掀香江單車熱 教練促港當局 加速興建場地
(成報)2012年8月6日
香港單車選手李慧詩在倫敦奧運會上,取得本港首面的奧運單車獎牌,為港爭光,而香港單車聯會單車教練蔡俊明接受本報專訪時,直言本港單車代表隊是次奪得獎牌,會帶動本港單車運動潮流,預期未來的半年內,會有不少港人對場地單車運動感到興趣,因而掀起一陣熱潮。然而,他指本港欠缺相關的場地單車配套,政府若不加快興建場地及宣傳,港人對場地單車的熱潮會很快流逝。
記者周寶誼報道
蔡俊明相信,李慧詩在女子場地單車凱琳賽摘下銅牌,將令本港單車運動潮流持續,更掀起一股場地單車熱潮,現時本港約有50人透過香港單車聯會報玩場地單車,包括叁班初級班以及一班中級班。初班需要完成兩節課堂,每節叁小時,學費共80元;中級班則要完成四節課堂,每節兩小時,學費為90元。初班及中班都是理論、實習兼備,當中已包括測試考牌的部分。
港人多學習公路單車
不過,大部分習單車的港人,多是學習公路單車,對場地單車認識不多,礙於場地單車有不少限制,在將軍澳的新建場地單車場又未落成,恐怕奧運過後,港人「叁分熱度」的興致不能持續,「政府必須多推廣、多投資,場地單車才有機會多發展」。他指出,本港現時適合玩場地單車的地方,暫時只有位於馬鞍山唯一一個不對外開放的場地,僅供港隊訓練之用。
他又指出,場地單車這運動是講求速度,亦要先考取場地使用資格的牌照,一般人難以直接學習場地單車。學習場地單車,要透過報讀香港單車聯會的場地單車訓練班,同時通過測試,「一名普通的單車玩家,不是單車業餘人士,又不是公路單車的專業玩家,估計只有半成機會可以成功通過測試;若果是公路單車玩家,則有九成機會可以成功考取有關牌照」。
蔡俊明進一步解釋,場地單車並不易掌握,「由於場地單車專用的單車沒有煞車掣,傳動系統亦沒有飛輪和變速器,後輪會裝上緊牙(固定的齒輪),故玩家需要有較高的能力去控制單車」,反而香港人大多玩公路單車,因為自由度較高。
場地單車不容易掌握
「香港少人玩場地單車,一來需要一定的爆炸力及速度,二來香港無相關的公開場地,而且要用指定的器材」,他指出,一輛場地單車專用的單車價值2,000多元至逾10萬元不等,而且供應少,由於玩場地單車需要在一個鑊形的場地進行,自香港體育學院的鑊形場地被改建後,至今只剩下香港單車聯會轄下一個250米的室外石屎場地單車場。
目前會參與場地單車運動的人士,九成多都是玩公路單車多年之人,蔡俊明形容,「他們(公路單車玩家)大多想提升自己的能力,如速度、爆炸力等,才多玩場地單車,目的是提升自己在單車運動上的多元化發展」。
香港單車聯會主要推廣各項單車項目,以及為香港單車代表隊提供訓練,故其轄下鑊形場地並不對外開放。由於場地供應所限,故一直都沒有太多公眾人士對此運動項目有需求,較多香港人接觸的單車運動,多年都以公路單車、爬山單車為主。
香港代表隊能在奧運場上,多取一面單車項目的獎牌,他望政府可盡快多建合適的場地,給公眾享受場地單車的樂趣,「若有更多的資源投放在場地單車的訓練上,相信會有更多人認識和參與」。不過,他指由於私人教授場地單車,所需成本不少,故暫時未必有太多的教練會開班教授。